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0日讯(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倩薇)今天进入“三伏”里的中伏时段,俗话说:“夏有三伏,热在中伏”,此时段的天气最为闷热。艾灸吸阳气、晒背狂出汗,不少深圳人选择“以热制热”。
r深晚记者连日走访发现,三伏贴、艾灸等相关养生产品近期销量激增,线下中医馆推出的“三伏天”养生服务也备受市民青睐。
r工作人员先找准穴位,再贴上三伏贴。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
r线上
r养生产品销量大增
r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“用自己的方式养生”。之雯是一名工作了一年多的“00后”,熬夜晚睡是“家常便饭”,随之而来的湿气重、皮肤差等状况也成日常。今年,她在朋友的“安利”下,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“月销量Top10”的三伏贴,并自己贴上。她表示:“之前在医院贴过,知道位置后自己贴更省事。”
r入伏以来,“三伏天祛湿减肥”词条频登各社交平台的热搜,养生产品的热度居高不下。深晚记者以“三伏天”等关键词在电商平台搜索时看到,多款祛湿驱寒的养生产品畅销火爆。
r美团中医数据显示,初伏前夕,中医酸梅汤方搜索量环比增长70%,祛湿茶饮方搜索量环比增长60%。“入伏前夕,三伏贴销量环比增长176%,深圳的销量更是位居前列。”美团中医业务华南区域负责人易凤玲透露。
r京东平台显示,近期,三伏贴的热度和销量分别飙升178%、125%,其中销量排前二的两款产品均在15日内售出超1万件;一款同仁堂足贴半个月的销量突破了两万件。
r在淘宝平台上,一款花椒生姜艾草足浴包的日销量突破500件,还显示着“一周内深圳市300+人已买”;一款祛湿健脾的养生茶饮周销量上涨超10倍。
r除了购买养生产品,也有不少年轻人以线上开方的形式问诊。“门店的消费主力是年轻人,主要在线上平台下单预约,或进行线上问诊、开方,再送药上门,近期平台三伏天咨询量大幅增长。”易凤玲介绍。她透露,年轻人以咨询疲劳、失眠、肩颈劳损问题为主,年轻女性还会询问生理期保养诀窍,以及调理脾胃虚弱等情况。
r线下
r中医养生项目火爆
r线上养生产品销量火爆,线下中医馆等门店也是一片火热景象。“来尝尝我们的酸梅汤,还可以免费领取艾草锤”,在位于龙华区的归朴堂中医馆,一场中医集市活动吸引了不少辖区居民现场体验。
r据了解,入伏以来,艾灸、针灸、刮痧、三伏贴等成了门店的热门项目。“我们推出了三伏贴、‘三伏贴+三伏针’、‘三伏贴+三伏灸’等多个三伏天养生套餐,都十分受欢迎。”归朴堂中医馆馆长段海军介绍。此外,像亮白饮、疏肝茶、酸梅汤、四神汤等茶饮配方也一如既往地畅销,消费者对于中医的印象不再是“苦口良药”。
r市民陈先生就是其中一位,今年三伏天,他抢购了“三伏灸+三伏贴”套餐,下班后到店体验。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,理疗师燃起一根艾灸棒,艾草香与烟熏味交织,弥漫整个屋内。陈先生坦言,自己每年三伏天都会“灸上几灸”。“有的人接受不了那股味,但我很喜欢,感觉药效在慢慢渗入体内。”
r数据显示,7月以来,该门店日均消费量增长了20%~40%,其中,酸梅汤的销量增长约30%;三伏贴线上成交量涨幅明显。“门店每日9时至21时提供服务,6~8个理疗师每天的班次都基本排满。”段海军说。
r提醒
r选择正规机构服务
r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自己网购产品,在家自己养生。市民自己在家贴三伏贴等,有什么注意事项?段海军表示,市民在网上购买三伏贴等产品时,要选择正规的大型厂家,不要购买“三无产品”,还要注意是否有医疗器械的批准文号或是作为保健产品的“健字号”。
r使用方面,三伏贴一般是贴3~5次,隔10天贴一次,贴的时候要选择阳气最旺盛的8时到15时。贴完后也要注意避免受风寒,不要洗冷水澡,也不要马上吹空调,要在4个小时后才能洗澡。“三伏贴、艾灸等项目皆涉及人体穴位位置,市民最好还是选择正规机构提供服务,效果更佳。”段海军说。
r此外,艾灸后,有些人的皮肤会出红印、发痒,属于正常现象,切记不能抓挠。中医学业内人士也表示,三伏贴的效果是“慢调理”,需结合长期观察,而非立竿见影,短期贴敷后局部有温和灼热感(非剧痛)。
r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、湿气最重的时期,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气候特点不同,调理重点也需有所侧重。“初伏以清热不寒凉、健脾为主,为中伏打基础;中伏以清热利湿为主,兼顾补气为主;末伏以清余湿为主,预润燥、为秋养打基础。三伏天应遵循自然规律,市民可通过晒背、打坐、八段锦、慢走等养生。”段海军说道。
盈立证券-盈立证券官网-配资公司介绍-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