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病都还没治,差点被核磁共振送走。”
“它名字里有个‘核’,这不就是带辐射,会致癌的意思么!”
“人非说有辐射,而且有理有据,没辐射你整这么厚的门关起来干嘛?我一个医护工作人员,甚至觉得好有道理......”
近年来,“磁共振”在坊间传言不断,可这检查避无可避,那么,磁共振真有那么可怕吗?做一次得 “吃” 多少辐射?
一、最常见的“核”检查,常做会致癌?
磁共振检查简称MRI,可清楚显示身体内部骨骼、肌肉、关节、血管以及内脏等结构,对多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,如脑部肿瘤、脊髓损伤。
其实,我们身体内约有60~70%的重量是水分,每个器官的水分含量不同,在发生病变时水分含量以及分布也会出现变化。
通俗来说,磁共振是将人体“摇晃”,让体内的水分子充分振动后再平静下来,通过感受体内的振动了解身体内部的情况。磁共振检查是将身体置于磁场内发送信号,让机器绘制出精确立体图,帮助医生从不同角度看清身体内部的三维视图。
基于此,磁共振检查对心血管系统病变、骨骼/关节病变、神经系统病变以及肿瘤的早期检测中,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需要注意的是,磁共振检查并不适合所有的脏器,如肺部、胃肠道均不适合,因肺部内的含气量>含水量、胃肠道内通常有摄入的食物,会影响检查结果。
所以,“核"不都是“核辐射”,核磁共振的核是指“原子核”,不会产生核辐射和放射性物质,不会给身体带来辐射。这是个非常安全的检查项目,全程无X线参与,不必担心辐射问题。
二、为什么做MRI时,不能带金属物品?
近日,美国一位61岁的男子在陪同家属就医时,疑似因违规佩戴金属项链进入扫描室,被强力磁场吸入机器内,身受重伤不治身亡。据推测,该男子是由于项链缠绕颈部引起的窒息、颈椎损伤而致死。
MRI机器像是一个巨大的磁铁,无论是否开机磁力均会存在。任何含有铁的金属制品,都会被吸附上去,如磁卡、别针、手表、项链等。
无论是检查人员还是陪同人员,均需要做好医务人员要求的准备后方能进入扫描间。一旦违规带入金属或磁性物品,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导致检查结果失真,还可能会伤人、损伤机器。
三、为何很多医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?真相不简单
一些人在得知MRI检查没有辐射后,去医院很喜欢让医生开MRI检查,但非必要情况医生不建议做,这是为什么呢?
1、费用相对昂贵
相较于X光、CT等常规检查,MRI的费用要高出许多。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检查者来说,是个很大的负担。
2、检查时间长
CT检查每次仅需要3~5分钟,而MRI检查需要15~20分钟不等,如若检查的部位较多,检查时间也会相应加长。对于一些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来说,长时间检查可能会加重病情,甚至带来额外的风险。
3、特殊人群做不了
部分患者本身有幽闭恐惧症,而MRI检查需要独自在封闭的环境下,会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巨大的压力。还有就是一些年龄较小的婴幼儿,也难以完全配合做完检查。
4、检查禁忌多
CT检查没有特殊的禁忌,检查前把身上的金属制品卸下来即可。而MRI检查,体内有神经刺激器、胰岛素泵以及眼球内有金属异物的人群,均不适合进行。
四、以下情况,做磁共振检查前,您必须喝水
一些特殊部位的磁共振检查,在做检查之前,一定要大量饮水,有助于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。
1、磁共振尿路造影
该检查是观察尿道内尿液的水成像,来分析肾盂、肾盏、输尿管、膀胱等泌尿系统脏器是否存在病变。一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前2小时充分饮水,让膀胱、肾盂、肾盏以及输尿管充分扩张,以便更好观察是否有病变。
2、前列腺磁共振检查
膀胱内没有尿液时,有前列腺增生或是病灶距离膀胱较近时,二者的分界线会不清楚。通过大量饮水让膀胱充盈,可以让二者的分界线清楚,对前列腺存在的异常可及时发现。
磁共振检查是个没有辐射的检查,但也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合进行检查,是否需要做检查要遵医嘱。不要听信网上的一些谣言过分迷信或是排斥磁共振检查,要持有正确心态。
参考资料:
[1] 《做一次核磁共振,“吃”进去多少辐射?》.深圳卫健委2024-10-30
[2] 《需要做MRI?这六问六答帮您答疑解惑,并附12个排查事项!》.人卫健康2024-03-11
[3] 《做磁共振检查前,哪些情况必须喝水?》.健康报2024-06-12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盈立证券-盈立证券官网-配资公司介绍-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