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下午好!欢迎乘坐2路车。”“大姐,别急,我等着您。车内没台阶,小心闪脚!”“各位乘客,欢迎来大同观光。等红灯间隙,我给讲讲景点。现在看到的古城墙,始建于明代洪武五年(1372年)……”“前方到站清远街口,到西门外、华林新天地、百盛商场,去往古城墙、法华寺、府文庙、关帝庙、帝君庙、善化寺、鼓楼、九龙壁、清真寺、纯阳宫、华严寺、代王府的乘客请在本站下车。”……
3月24日,大同天气略显寒意。记者乘公交游大同古城,体验2路车驾驶员冯冰春风般的服务后,寒意顿消。
一名当地乘客夸赞:“他是劳模嘛,可认真了,开一路讲一路。远远看见你跑来,他总是会等你。老人坐稳了他才开车。”
一名外地小姑娘听完景点介绍,惊叹:“像相声《报菜名》,涨知识了,就按他说的逛。”
没想到,眼前这个和蔼可亲的中年人,就是被誉为“大同李素丽”“公交活雷锋”的全国劳模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冯冰。“冯冰线路”“冯冰工作室”“冯冰热线”……他的服务故事广为流传,让记者充满探寻欲。
结缘公交立初心 成长中领悟服务真谛
3月24日14时30分,在2路车终点站三公司,利用冯冰20分钟休息时间,记者与他攀谈。“怎么成了公交司机?”
冯冰介绍,他是1971年生人,母亲是上世纪70年代的公交售票员。“在公交停车场的职工幼儿园放学后,没有下班的妈妈经常把我带到车上。把玩大方向盘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。”
初中毕业后考入山西省建安技校学钣金,后被分配至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大同分公司,肯干好学的冯冰又学了电焊,还被评为优秀职工。
因单位外派,冯冰考虑调动工作。恰逢大同公交总公司供热站招电焊工,于是他就成了公交人。一年后,他决定学开公交车,8个月出徒,实习一年转正,被分到4路车上。
“当时车况差,每天要检查、擦工作台、加水,冬天不加热发动机就启动不了。”冯冰回忆。
他每日早出晚归满趟跑,赢得了吃苦耐劳的口碑。
刚开车时,冯冰不会排除故障,车常抛锚。爱琢磨的他开始自学修车,虚心请教老师傅,自费买汽修书研究构造、原理及油、电、气路特点和相互关系,一有空就实践。半年后,他不仅成驾车高手,还成修车能手。
“这小伙子了不起,捣鼓几下,车就能走了!”乘客们这样夸他。
2004年,大同公交总公司新购柴油公交车。分到新车的冯冰格外爱惜。年终统计,他驾驶的车材料和油料消耗在他所在的三公司最低,运营质量最高。为此,三公司奖励他1000元。2005年,冯冰获大同市劳动模范称号。
成劳模后,冯冰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,琢磨如何更好地服务乘客。
“以前偶尔和乘客起纠纷,心里也觉得委屈。”冯冰说,后来观摩全国劳模褚连英、田国枝的服务,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。“褚连英提醒乘客时话语亲切,田国枝总把售票员座位让给老幼。”他明白,优质服务要发自内心从乘客需求出发。
冯冰先解决乘客问路难题。下班后,他骑自行车熟悉线路周边单位、社区和地点,做到对答如流。
他的服务有两大特色:主动、亲和力强。
“把每位乘客当亲人,服务细节不能少。”冯冰说,服务有技巧,比如观察乘客身体状况,对问下车站点的乘客及时提醒,对醉酒乘客耐心安抚……
他体会到:“不管乘客对我怎样,把他们当亲人,他们也会待我如亲人。没有他们,就没有我的今天,其实我是受益者。”
冯冰线路“雷锋车组” 10米车厢暖心事不断
2005年大同劳模大会上,冯冰见身边劳模各有亮点,于是也想创建自己的服务特色,从而向更高荣誉奋进。
“开会时和大同市雷锋车队队长苟兴权同住,听了他的公益事迹,我很震撼。”回来后,冯冰就将4路车组定位为“雷锋车组”。
冯冰自备扩音器,自费买布做冬椅垫、夏窗帘,在车厢放“百宝箱”和急救包,还收集螺丝垫片废物利用。他的服务热情,让乘客如沐春风。3月25日9时,在“冯冰工作室”,冯冰拿出两本简报,里面记录的全是车厢里的暖心事。
出车时,冯冰经常等一名腿脚不便的老人。老人得知他生日和其儿子是同一天,2015年11月6日,特意送蛋糕和鲜花到三公司。这位患过癌症的老人还想认他做干儿子。
七旬老人傅万义常坐冯冰的车,被其热忱打动。今年3月,他告知冯冰被评为全国劳模公示的好消息,两人因此结缘。2018年8月,冯冰得知老人要做白内障手术,便买水果去探望。老人感动不已,当年9月18日送了茶叶、月饼给冯冰。《大同日报》曾报道此事。此后5年,老人每年中秋都来三公司送祝福,冯冰也常带徒弟看望他。
2018年7月,上海退伍军人不慎将军装遗落在车上,司机捡到后送到“冯冰工作室”。冯冰登报、联系退伍军人服务中心都没找到失主,又根据士兵证信息,将声明发到全国公交群里。上海的一名公交司机看到后转至当地交通广播,失主因此联系上冯冰,告知其地址。
邮寄时,快递小哥了解了冯冰做好事的事迹后,非要自付邮费。后来,冯冰给快递小哥送了一面锦旗。
2018年9月,4路被命名为“冯冰线路”。2023年11月,因工作需要,冯冰被调至线路复杂、堵点多的2路车工作。
“他像雷锋,用行动影响大家,认识他的人都竖大拇指。”同事赵建新说。
2008年,冯冰车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。2014年,冯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201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,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。
当选人大代表后,常有市民在站台等他提建议,还有人通过写信的方式给他提建议。2018年,他提交的6条建议中,两条关乎公交。
冯冰总说:“咱是劳模、人大代表,不能辱没身份,要时刻用优质服务满足乘客需求。”
“冯冰工作室”里“冯冰热线”响不停
3月25日14时10分,跑完一趟车的冯冰收拾好车厢,匆匆走进“冯冰工作室”,翻看座机来电并回拨。一名乘客在电话里说,在42路公交车上丢了一个装有古钱币的包。冯冰立刻联系42路队长,得知没捡到后,及时回复这名乘客,并建议其报警查监控。
“乘客有急事才打电话,不能耽误。”冯冰说。
“冯冰热线2825438”自2018年4月16日开通,已响了7年。
为传承劳模精神,2017年10月,冯冰创办“冯冰工作室”,通过热线架起与市民的“连心桥”。工作室下设“优质服务先锋队”“志愿者服务队”“微信公众平台”“冯冰热线”等,由各公司劳模、标兵、星级驾驶员等参与,以创新服务为宗旨;多年来,组织服务研讨、交流协作,推广先进技能和经验,开展“传帮带”,加强与驾驶员沟通,搭建学习交流平台,激发服务创新,推动公交工作质量提升。
新冠疫情期间,“优质服务先锋队”深入社区开展防控宣传和志愿服务,到火车站提供指引、景点介绍、交通疏导等服务。“志愿者服务队”在“学雷锋日”、节假日开展活动。工作室通过微信平台探讨服务新思路,总结职工好事。
记者在热线旁看到“冯冰热线受理台账”,用24页记录着2023年至今的来电及处理情况,已接听2378条市民来电,均逐一答复。失物招领平台帮乘客找回300余件物品,挽回损失30余万元。
冯冰翻着手机微信给记者介绍:“给江苏邮苹果手机、给内蒙古邮身份证、给北京邮手表和合同……都是乘客丢的东西,联系热线后,加微信告知地址邮寄。”
2023年12月起,冯冰和大同市公安局110民警联手开展寻找失主工作,截至目前,已将物品送到34名游客手中,包括台湾同胞的护照和毕业证。
“冯冰工作室”墙上,“拾金不昧品德高尚”等锦旗是对冯冰热线的褒奖。
冯冰说,工作室通过授课、座谈等开展“传帮带”,解决运营难题,推广先进经验,组织服务研讨,提出经营建议。如今司机服务用语、车内卫生、服务态度都有改善,助人、拾金不昧等行为给市民留下了好印象。
2019年8月,“冯冰工作室”被命名为省级服务创新工作室。
代言大同文旅 游客夸这个免费导游讲得好
“各位乘客,现在看到的八角楼是城墙最高角楼,叫镇楼,因在西北角,对应周易‘乾’字代表天,也称乾楼。古时秋高气爽时登楼,听风铃、看万家烟火,就是大同云中八景之一的‘镇楼秋爽’……”3月26日9时,冯冰给记者看《乘公交,我们带你游大同》宣讲稿,9000多字涵盖25个景点,背得滚瓜烂熟。
2008年,大同实施古城保护修复工程,游客增多。冯冰琢磨把景点宣传作为服务创新,经十多年探索,首创“乘公交,我带您游大同”模式。
冯冰利用业余时间翻地图、查资料、听故事,了解景点历史和现状,编写并背诵口语化导游稿,深受市民游客欢迎。
冯冰说,起初开口难,车厢嘈杂,有人听有人不听,还有乘客关心他别累出咽炎。但他觉得只要有乘客需要,就该讲下去,后来越讲越熟练,最终形成特色。
网友们纷纷转发他宣传大同文旅的视频。看到朋友圈越来越多网友的点赞,冯冰更加坚定了讲下去的决心。
3月26日17时,高峰时段,记者又一次乘坐冯冰驾驶的2路公交车,发现他对景点的介绍没少,用词更精练,招呼乘客的话多了。
“大同宾馆始建于1972年,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名的星级宾馆,1973年接待过前来视察大同云冈石窟的周总理和法国总统乔治·蓬皮杜一行。周总理考察后决定:我们要用三年把云冈石窟修好,保护这一人类文化遗产。”“工人体育场1958年筹建,1960年建成,有标准跑道和足球场,承办过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和第七届山西省运动会,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同市举办体育盛会的重要场所,给几代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。”古今景点结合,让乘客有穿越感。
冯冰还延伸服务代言大同。一次,冯冰给坐他车、来自西安的游客推荐了一家好吃的刀削面馆,下班后还带他们逛文庙、关帝庙。
一天晚上,冯冰下班乘公交,遇到外籍游客用手势和翻译工具问酒店怎么走。他亲自送他们到酒店。
示范引领作用大 徒弟同事成了他的模样
3月26日14时,冯冰出车,记者在停车场遇到他徒弟曹静正带着新员工收车。
45岁的曹静曾是4路“冯冰线路”司机。“除了学技术,更要学师傅的为人和服务。”曹静说。
“师傅爱管事,心特别细。比如每天调度室的玻璃,虽然和他没关系,不擦也行,但他每次过节都要擦;他每天下班迟回家,总是先完成工作室的事情,遇到同事的请求,也会给予及时的帮助;站台有人躲雨,他会下去送把伞。他永远都在帮助人。”说到这里,曹静眼眶湿润,“师傅的大爱感染着我,虽然赶不上他,但我要努力追随,比如等乘客坐稳再开车,传播大同文旅,待乘客如亲人。”
曹静上车就微笑,服务细节获赞。退休记者刘玉堂在朋友圈夸她,画家郝应龙据此创作《美的使者》肖像画致敬曹静。
32岁的李凯和冯冰同属一个路队,2019年入职遇新冠疫情,见冯冰组织志愿活动深受感染,便决心做“最美摆渡人”。他买扩音器,制表格记换乘线路和场所,反复背诵。
2023年5月,著名演员鲍国安坐他的车,见他耐心等客、清晰播报,连夸他是自己见过最好的司机,还到总站表扬。李凯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。他说:“多亏冯师傅引领,我要像他一样,活成一道光,照亮别人。”
在停车场,记者见到了下班还不回家,正在擦车的赵建新。“这是为了给交班司机留个干净的车。”他说这是跟冯冰学的。在他的引领下,对班的司机也是擦完车再下班。
52岁的赵建新和冯冰搭档了十几年,从4路车到2路车,无论是爱护车辆,还是对乘客的态度,无论是工作学习,还是帮助同事,他都尽力做好。
在冯冰的影响下,2024年,赵建新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。
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吴清伦说:“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,这就是体现在冯冰身上的劳模精神。”该公司2015年召开学习冯冰座谈会,设工作室、评星级驾驶员,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。冯冰成了大同的一道文明风景线。
(山西工人报记者 米俊茹)
盈立证券-盈立证券官网-配资公司介绍-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