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中医梁腾霄。
气血不足的人,总觉得身体像 “没充满电的手机”:白天没精神,晚上睡不着,脸色差、手脚凉,稍微动一下就累 —— 其实养气血不用靠昂贵的补品,做好 “疏通” 和 “基础养护”,气血自然会慢慢充盈。一、7 条养气血核心知识,先懂原理再行动学会 “发呆”,别让念头耗气血中医认为 “思伤脾”,过度纠结、焦虑、胡思乱想,就像让身体 “后台一直运行程序”,默默消耗气血。不如每天留 10 分钟 “放空期”:放下手机,看看窗外的树,听听雨声 —— 心定了,气血才能 “专注” 滋养身体。
睡够 “养肝血时间”,比吃补药管用夜间 11 点 - 凌晨 3 点是肝经当令,此时肝血 “新陈代谢” 最旺盛。哪怕做不到每天早睡,一周至少 3-5 天 11 点前睡,就能给肝血 “充电”。记住:熬夜后的补觉,补不回流失的气血。
脾胃 “减负”,气血才有源头脾胃是气血的 “加工厂”,冰奶茶、辣火锅、烤肉这些重口味食物,会让脾胃 “超负荷运转”。节制饮食不是 “少吃”,而是吃温热、好消化的食物(比如小米粥、蔬菜),让脾胃有精力 “生产气血”。
先通经络,再谈补气血经络就像气血的 “公路”,堵车时再名贵的 “补品车” 也开不进来。比如久坐导致腰部经络瘀堵,吃再多阿胶也难改善腰酸 —— 先疏通,再补养,这是中医 “先通后补” 的基本原则。
调理脾胃,抓住 “气血源头”胃主受纳(接受食物),脾主运化(转化为气血),二者功能弱了,吃进去的营养就成 “垃圾”。比如饭后腹胀、大便稀溏,都是脾胃 “罢工” 的信号,此时该用山药、莲子等健脾食材,而非人参、黄芪等大补药。
选对运动,让气血 “活” 起来中医讲 “动则生阳”,阳气足了气血才能顺畅流动。但剧烈运动(比如快跑、高强度健身)会导致 “大汗伤阴”,反而耗气血。每天 30 分钟舒缓运动(散步、八段锦),微微出汗即可,更适合养气血。
泡脚 “温通气血”,别犯 3 个错睡前用 40℃左右的水泡脚 20 分钟,加艾叶、生姜能增强温通效果,全身微微发热即可。记住:别出大汗(会伤阳气),水温别太高(避免烫伤),饭后 1 小时内别泡(影响消化)。
二、5 个疏通动作,气血不通的人必做拍八虚:打通气血 “瘀堵点”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、膝盖窝(腘窝)是中医说的 “八虚”,是痰湿、郁气易堆积的地方。每天早上用空心拳各拍 81 下(力度适中,生理期暂停),能促进淋巴循环,让气血流动更顺畅。
搓两肋:疏肝气,气血不 “打结”肝经走两肋,肝气郁结会导致气血瘀堵(比如胸闷、肋骨胀)。早晚用空心掌从胸部两侧的期门穴往下推 20-30 次,推到打嗝、放气,说明郁气被排出来了 —— 肝气顺了,气血才能 “一路畅通”。
拉伸肝筋:让气血 “流到末梢”“肝藏血,肝主筋”,拉伸筋脉能牵引气血流动。动作:双腿伸直坐好,脚掌向前蹬、脚尖回勾,双手够脚尖,身体慢慢前倾(膝盖别弯),停顿 5-10 秒。感受大腿内侧拉伸,坚持一周,手脚冰凉会改善。
仙人揉腹:促消化,气血 “来源足”揉腹能增强脾胃功能,间接养气血。步骤:① 顺时针、逆时针各揉心窝 21 次;② 从肚脐向上推至心窝,再向下推至耻骨,往返 21 次;③ 分别揉肚脐左右两侧 21 次。饭后 1 小时做,腹胀、便秘会减轻。
还阳卧:补肝肾,气血 “有储备”这个姿势能刺激肝经和肾经(肝肾同源,肝藏血、肾藏精)。方法:脚心相对,脚后跟靠近会阴部,双腿自然分开,双手放小腹,每天睡前做 10-30 分钟。新手可在臀部下垫薄枕,循序渐进,能改善失眠、提升肾气。
养气血的关键,不是 “多吃什么”,而是 “少耗什么、多通什么”。把以上方法融入日常:少胡思乱想,睡好子午觉,每天花 10 分钟做疏通动作 —— 坚持 下去,气血自然就恢复了。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如果在不清楚自己证型的情况下,一定不要盲目用药。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情况,可以加我好友774808或点击蓝字,我来为您辨证分析。也可以点击“有来医生”→搜索“梁腾霄”→点击预约挂号我是中医梁腾霄主任,擅长诊治肺结节、甲状腺结节、乳腺结节、脾胃疾病、神经内科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妇科疾病以及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失眠、头痛等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方面独具特色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盈立证券-盈立证券官网-配资公司介绍-短期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